抗疫风雪情(安文生小说)免费阅读

不论什么部门,工作似乎都比过去忙了。像项武所在的派出所民警们,需要配合市场监督、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开展“九小场所”全面关停工作,还要管理封闭小区、辖区巡逻、外来人口落地核查……每天也忙得早出晚归。

但他们管理封闭小区时,单位给这些同志送饭。在疫情期间,他们有食堂,还能吃上盒饭,让许嘉卉羡慕不已。

但比起吃不好,令许嘉卉更困扰的,是严重缺觉的问题。一到晚上,单位的工作群响得更厉害。火车站那边有镇里的干部在接火车。一有外来返乡人员,群里就会上传各种登记图片,同时呼唤各社区。社区刚开始的时候,是所有人都盯着群,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后来实在吃不消。就安排两个人一组,轮流盯着群。

算上李媚,一共十一个人。而李媚到底是年龄大了, 心脏不好,熬不了夜。于是许嘉卉和委员们一起值班。轮到她时,整晚都是睡不着的。虽然火车通常在晚上十一点多下来一批人,凌晨两三点钟下来一批人。可是她本来就神经衰弱,本来就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一被吵醒,是很难再入睡的。那样更难受,索性就不睡了。

她手里有张表,上面有包保单位的名单。包保单位的负责人经常轮班,她们还要每天询问,今晚是谁的班。她最怕遇到负责安康小区的王同济了。第一回值夜班,她就遇到了王同济。发现有安康小区回来的人,她立刻就给王同济打电话。结果,手机响了足足有三分钟,他那端才缓慢地接起来。而她在手机中对他说话,他仿佛没有听到,还在打着呼噜。

她又努力的试图叫醒他。他才逐渐梦游一样,缓慢悠长的:“恩?”

通常这种状态又能持续三分钟。王同济才终于醒了过来,听完她说话,也不知道听没听懂。她又跟他强调,他才答应下来。

火车站那边派人将一车需要隔离的居民,分别送到各小区,指挥部要求,包保单位要第一时间去小区门口接人。接到人之后,再把居民家贴上隔离牌和隔离公示。之后负责给这家买菜,买生活用品,直到隔离结束。

许嘉卉担心王同济那边到底去了没有。她虽然没见过他,本能地感觉他是个慢性子。果然,群里传来了镇里同事生气的声音,质问到了安康小区,为什么没有见到人。

许嘉卉赶紧在群里解释,发了自己通话记录的截图,证明早已通知到人。她又马上给王同济打电话,结果,这家伙还没有从家里出发呢。这回的声音倒是完全清醒了,说他立刻让有车的同事来接他。

想想也是,没有出租车,他总不能步行去,那浪费的时间更多。许嘉卉只好又回到群里,加了镇里的负责同志,向人家解释。好在大家都知道她工作认真,倒是不好意思再迁怒于她这个中间联系人。只是要了王同济的电话,自己跟王同济发火去了。

之后,许嘉卉又和王同济打过几回交道,每次都是大同小异。她开始怀疑,这应该是位老同志,且身体不好,血稠、血脂高。不然怎么如此嗜睡,半天都叫不醒?

她每次值完夜班,第二天早上都要带上止痛药去单位。十几年的偏头痛史了,好在她每次买去痛片,都买一大堆。现在药店将它也列入禁售名单,根本不卖了。她不能想象,如果没有去痛片,这样的日子该如何度过。

李媚经常吃的丹参滴丸,就销售一空了。她只好换成救心丸。有时候,压力太大,又休息不好,许嘉卉也觉得胸闷,就在李媚的推荐下,实在难受的时候,也紧急吃救心丸。

由于疫情防控,涉及到各个部门,问题复杂,指挥部让处级领导负责包社区,协调社区与包保单位、居民之间的一系列问题。

自从包保单位来管控各小区之后,确实与社区之间发生了很多交涉方面的问题。居民一遇到什么情况,想离开社区,有些包保单位是坚决不放人的,并秉持一个原则:有问题,找社区。于是,居民经常给社区委员打电话,都是包保单位不肯承担责任,推过来的。

社区人微言轻,根本指挥不动包保单位。但遇到事情,包保单位又经常说,他们只负责看大门,具体情况不归他们管。像平安社区,一万多居民,上面说宅在家里,就是给国家做贡献。但他们有很多生活中的事情,很想出门解决。

白萍负责的一个楼房居民李航,就打电话来说,他和妻子被隔在两个地方了。妻子现在陪他父母在平房居住。正做着饭,锅坏了,他想给妻子送锅,可是包保单位坚决不允许他出去。

白萍:“你先等一下啊,不要着急,我请示一下领导。知道了,你家等着做饭呢,放心,我很快就给你回话。”她琢磨了一下,不知道这两口子是不是吵架了,怎么还分居两地呢?

黄凤说:“这挺正常啊,可能老人岁数大了,单独隔离,儿子也不放心,儿媳妇就去照顾呗。”

白萍想问下社区书记李媚,见她去镇里开会去了,忙着呢。平时,不重要的会,她懒得去,都让许嘉卉替她。反正她快退休了,也没人说她什么。可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可不敢这么做。上面三令五申,一直在强调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她只好自己往镇里跑。

黄凤:“这点事儿,你问书记干啥?一会儿,你骑自行车到小区门口,接了锅,再去平房给李航媳妇送去,不就结了?”

白萍叹气,又笑了:“我这两天总干这种事,骑着车子到处跑,都快成同城快跑了。”随着经济水平的上升,平安县城已经很少能看到骑自行车的人了。这几天,她们工作实在不方便,已经有好几个社区委员骑上了自行车。有从小区车棚里找出来的,擦了擦灰,发现对付能骑。还有人特意从亲戚那里借的。

黄凤不顾自己岁数大,也骑着自行车,和白萍一起出发了。她一偏腿就上车了,骑得嗖嗖的,速度还挺快。她是给自己片上的老李太太服务。家家药店药不全,黄凤找了好几家,也没找到老李太太说的那个牌子。准备先去帮她买菜,再详细问问那抗癌药的事。事情太多了, 等待她的居民也太多了,好在她平时做事就麻利。要是像朱小妹那么慢性子,忙到半夜也忙不过来。

苗正要处理的事,是一个居民跟她说,他除了楼房,还有一个平房。平时喜欢养狗,在平房养了很多条狗。现在他被隔在了小区里,那些狗怎么办?能不能给他开个临时通行证,他每天去平房喂喂狗?

李莉娜平时也喜欢养狗,不过她养的是精致的宠物狗。她说,最近都买不到狗粮了,好在她家还有点存货。她每天也没时间,没心思管皮皮,都归女儿照顾了。

苗正感慨,人的事都忙不过来,都焦头烂额,还得管居民家里的狗。可是她不管,谁管呢?她也得想办法解决。总不能让那些动物都饿死。可是她怎么管呢?她没有时间去给它们烀狗食,跑到另一个社区去喂狗。她也不敢做主放居民出来,人家包保单位都不让他出来。万一有事,造成疫情传播,算谁的责任呢?

她去查文件。虽然指挥部每下一个新文件,她都反复研究,好向居民解释其中的内容,好按章办事。但指挥部的那些领导,毕竟没有身在基层,不知道下面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其复杂,远远超出那些规定之外。

好在,现在有了包社区的处级领导。以前,遇到棘手的问题,她们会一级级请示。委员问书记,书记问镇里的相关领导。现在,可以直接请示包本社区的处级领导了。

新的处级领导还没有来报到,市里的疫情防控检查组,倒先来平安社区了。这支队伍里,主要是纪检委的干部。平时,他们是严肃的,现在对社区却是春天般的温暖。都知道社区忙,不可能在人家冲锋陷阵的时候,他们端着枪在后面挑毛病。于是以关心和慰问为主,询问一下社区近期的工作情况。李媚照旧是拿了一堆报表严阵以待,经过疫情期间的锻炼,李媚已经对各项工作的数字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检查组唯一不满的,是还没有看到处级领导。新来的处级领导,足足比检查组迟到了十分钟,据说是刚接了电话,匆匆赶来的。原来,他刚从外地回来,一直在居家隔离。刚刚到了结束隔离的时间,还没等出屋,就接到指挥部的电话,让他立刻来社区报到,说市里的检查组到了。

他没来之前,许嘉卉就已经从名单上知道,他叫陈伟霖。听说也不过四十五六岁,却比想象中老相。又质朴,又没有架子。他一边擦着汗,一边解释着自己晚到的原因。这边,李媚也在帮他解释,说他之前已经打过电话,已经和她们做过工作上的对接。

而检查组还不放过这件事,还在教训他:“不能只通过电话微信,要每天都在社区办公。无论早晨晚上,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得在。”

陈伟霖点头称是。一边略有紧张地摘下了眼镜,擦了擦。看来他近视已久,眼睛都有些变形了。

等检查组一走,李媚说自己的心脏病得很严重,已经很久没有好好休息过一次了。她跟镇里请了病假,决定明天就由许嘉卉代替她主持工作,她准备歇几天。

陈伟霖亲切随和。善解人意地嘱咐她,别累坏了,不舒服就上医院检查检查。

等中午,陈伟霖走了,李媚特别嘱咐了许嘉卉和周若华:“有什么事,你俩商量着办。实在不行的,就请示陈伟霖。千万别给我打电话,我心脏受不了。让我消停消停吧,我可不想接到任何电话了。”

“老大,那是不可能的啊。镇里把你们社区书记的电话都公布出去了,居民有事肯定找你的呀。”

“快烦死了,这两天我手机快成热线了,一天接无数个电话。什么事都有,还有骂我的……”李媚又开始大吐苦水。

许嘉卉真是羡慕她,马上就可以回家透口气了。另一个社区的计生助理叶平英,因为咳嗽被隔离了,一直居家报表。许嘉卉也很羡慕叶平英。现在的社区里的每个人,都像热锅上的蚂蚁,根本停不下脚步,一刻不停地忙着,一刻不停地被烫着,灼着。

多么怀念从前,有周末的时光啊。而那些被封闭在小区里的居民们,却天天羡慕那些可以在外面上班的人。人真是有意思的生物,如果让他们互换一下,没准居民只试半天,就得强烈要求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