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哥是朱元璋(龚妖妖小说)免费阅读

翌日,彭莹玉起身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俩剃度,俗称落发。

杂役僧人不同于俗家弟子,俗家弟子是来镀金的,不用落发,更不用劳动。他俩则属于皇觉寺杂役编制,喝饱吃足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对义务。

比如俗家弟子没醒,他们就要砍柴挑水,俗家弟子睡着了,他们还要准备明日的早餐。

鸡鸣二遍就要起床。

尤其,皇觉寺饲养的公鸡打鸣很早。

李小白带着困意,一边打瞌睡一边接受剃度,彭莹玉应该常做这刮脑壳的事,手法娴熟,一炷香的时间都没用到,二人万千烦恼丝已然不在。

“你俩人先去挑水,溪水在山脚下,你俩快点的,早膳之前起码要去二次水缸的水方能满。”彭莹玉指着厨房后那无比硕大的水缸。

“问个事哈,彭师兄,为啥挑水的木桶,没有扁担,而且底部是倒三角的,中途想休息一会,把水桶放地上,水桶不就倒了?”李小白单手提起水桶,百思不得其解的问。

“修行始于足下,二师兄规定的,砍柴不能用刀,挑水不能落下,对你们基本功有好处,砍柴、挑水、苦哈哈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彭莹玉拍了拍他宰相般的大肚皮说。

可惜,李小白从他鼓起的肚皮没看出基本功对他有什么好处,只觉得“身在后厨,油水很多”。

“没事,小白,我俩来此地本就不是混吃等死的,学一身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要紧。”朱重八倒很利落的提起两个大水桶就往山下走。

二人因为穿着僧衣很顺利的下了山,山门附近的扫地僧和执法僧都没有半点阻拦的意思。

山下小溪潺潺,李小白光拎着两个空桶已有点两手酸酸,对正在装水的朱重八说:“这差事比原来跟师父到处寻仙问道要累许多啊。”

“吃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小白你先歇息会,下山容易上山难,等会需要不停歇的提水上山,你这小身板我担心你扛不住。”朱重八常年劳作,身材要比瘦弱的李小白强壮许多,对于他来讲,皇觉寺不过是换个地方讨生活而已。

“我见吃苦的人多了去,没见谁能过好日子的,反倒是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公子哥,不食苦滋味,照样人上人。”李小白用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小声嘀咕。

他俩一路无话,汗流浃背的将水桶倒进水桶,李小白一个来回人就瘫在后厨院子的草地上。

“要不你先休息会,水缸还剩下不少昨天残留的水,我一人下山也足够了。”朱重八也累的够呛,但他忍耐力十足,如老黄牛一般能吃苦耐劳。

“不用了,一起吧,我能顶住。”李小白双脚无力的站起,朱重八极有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不能因为一桩小事让他小看了,想想即便不能如师娘般成仙,当个大官也是极好的。

这个年代贫富差距极大,穷人卖老婆,做官的三妻四妾,酒足饭饱后还不忘去烟花柳巷处遛遛鸟。

眼瞅着现成的大腿不抱紧,那才是傻子。

朱重八赞赏的点点头,拎着两个大空桶再度下山。

一个时辰过去了,朱重八是拎着半桶水回来的,李小白直接拎着空桶回来,僧裤倒是被淋湿了一大半。

天色此时放亮,主厨王大厨也来到后院看见水缸满了大半,又瞧见他俩疲惫的脸、颤抖的手,笑道:“第一天能如此算不错了,多少新来的杂役僧侣都熬不过第一关,都是吃不饱,虚的。”

彭莹玉在厨房忙活听见王大厨的声音走出来,恭敬行礼:“师父,有礼了。”

王大厨点头说:“昨天你二师兄杀的猪崽子今早得做了,贵客来了得沾点荤腥,你带着他俩去砍柴,越多越好,炖猪费柴的很。”

彭莹玉点头答应下来,从厨房仓库搬出成捆的几米来长木头对他俩说:“木头都是各位师兄弟练拳砍断的,还是太长了,不适合烧火,你俩负责被这些劈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李小白瞧着手腕粗细的木头,手指颤巍巍问:“彭师兄真用手劈不成?”

“用身体哪部分都行,你看我的。”彭莹玉用顺手拿起一块木头,狠狠的朝自己脑门撞击,只听“砰砰砰”三声脆响,三节长短齐整木头掉落在地上。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铁头功?”李小白小眼冒小星星的问。

“刀砍剑刺不伤才叫铁头功,我早着呢,你俩可以马上开始了,对了,这二把砍柴刀你俩先用着。”

彭莹玉递给他俩二把锈迹斑斑的刀。

“二师兄规定不是不准用刀砍的?”朱重八奇道。

“你俩是刚来,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用刀,哪年能砍完这捆柴火,你俩先忙着,我去后厨帮师傅忙。”

那二把砍柴刀看年岁比李小白年纪还大,要砍上十几刀才能将一根木头砍成二半,他和朱重八本提水就用尽了全部力气,缓了好大一会,简单吃了顿早膳才勉强将一捆木头砍完,抬头望天,太阳当中照,好嘛,砍了一早晨。

“师弟,别瘫着呢,贵客到,传菜啦,跟我走。”彭莹玉递过几个大菜篮子,里面菜肉香隔着竹篮都能闻见。

三人提着六个竹篮十八道菜到了一间高清雅的院子,

院子装潢讲究,建筑都是九成新,走进院内,眼帘处有小桥流水,有池塘小鱼,草地上有一活物,不是寻常鸡鸭,而是一只白鹤悠然自得的闲步!

“这是什么地方?”李小白小声问彭莹玉。

“院子原本是方丈主持的住所,现在让给远来的贵客,就是那位叫王保保的贵公子了。”

听昨日彭莹玉所聊,王保保并非汉人,是一等人中的贵族,他也是皇觉寺接待过最有身份的人。

大元朝丞相并非虚职,要知道大元皇帝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主官中书令常由皇太子兼领,不常设,下为左右丞相,再下为平章政事,也就是说是有实权的主,远胜过一般藩王。

遥想三国里著名的曹操也曾担当过丞相一职,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丞相之子来皇觉寺学艺就并非镀金那么简单,说是体察民情更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