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了老爸的墓(寒号鸟小说)免费阅读

天色渐渐暗,狭长的大道上一队士兵约两千余人,护卫着一列长长的车队徐徐前行。队中士兵皆全副武装,穿着盔甲,手持兵器,骑高头大马。马每前行一步都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夹杂着马匹的踢踏声,甚是雄壮威武。

马队中间约有三十多辆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放着几个一模一样的箱子,每个箱子上贴着交叉的封条。

马车吃重在路上压出两道深深的车辙,拉车的大马呼呼喘着粗气。

为首一人抬头凝望前方,对右边道:“得奉,让兄弟们加把劲,前方就是封驿县,今晚车队就在那里驻扎,过了封驿县再有两天路程就到巡边大营了。”

丁得奉答应一声“是,大人。”

“各位兄弟,大人有令,让兄弟们再加把劲,前边就是封驿县城,今晚在那驻扎,过了封驿县再有两天就到巡边大营了,等交接完毕,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在此之前大家务必小心谨慎,务必确保没有闪失。”,丁得奉对车队高喊。

车队浩浩荡荡来到封驿县门前,守备任文生亲自出城迎接。

车队首领对前来迎接的守备任文生一抱拳道:“有劳守备大人亲自前来迎接,我等受命押运响银,途经贵县,今晚要在此驻扎,还请行个方便。”

守备任文生也一抱拳道:“大人一路辛苦,为押运响银车队提供方便是本职份内之事,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大人见谅。”,说完做了一个请字,把车队让进了城内。

押运响银的车队首领姓郭,名少林,是大衡战力最强的军队铁甲卫队的一名将官,显武将军,押运响银的宣抚使,此次受命押运响银至边关。

出来迎接的的是封驿县守备任文生,封驿县是边关的粮草重地,任文生领军在此驻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守卫粮仓。

任文生把车队领进一个有人值守的院内,对郭少林介绍道:“大人,车队今晚就在此院驻扎吧,此院正是专为接待诸如钦差卫队、押运响银的车队等之类的官员所设,外围有士兵值守,安全无虞,大人尽管入驻就是。”

“多谢大人周到安排,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请任大人见谅。”

“郭大人但讲无妨。”

“还请任大人撤去外边值守的士兵,换由我押运的官兵值守。因事关重大,本职不得不慎重行事。”

“郭大人客气了,这是押运响银车队的一贯规矩,本职自当遵守。”,任文生随即撤去外围值守的士兵,向郭少林告辞。

待任文生离去,郭少林对院子进行了仔细检查,未发现异常,才让车队进院,安排好内外侍卫夜晚值守后,火头班开始做饭,其他人就地解散休整。

晚饭后,郭少林巡逻一了圈内外岗哨值守情况,回到院内突然感觉一阵困倦袭来,竟难以阻挡。

郭少林想可能是连日行军,高度紧张所致。现在押运车队驻扎在封驿县城内,外有守军,粮草营内又有巡哨,大院内外均有值守,内外守卫极其严密,即便有打这批响银有主意,想必也不会选择在这里动手,所以郭少林就早早回屋睡觉了。

一觉醒来,郭少林发现太阳已经一竿子高了,大吃一惊。暗暗埋怨自己这一觉睡得太死,按往常现在车队已经出发半个多时辰了。

郭少林心中隐隐感觉不安,急忙穿上衣服来到院中,见院子里一切如常。郭少林还是有些不放心,逐一检查装有响银的箱子和车辆,详细讯问值守的士兵昨晚值守情况,是否有异常。

郭少林在反复确认无异常后,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心中的一丝不安始终挥之不去,却不知是何缘故。

吃过早饭,郭少林迅速整顿兵马,向任文生告辞,继续赶路。

一路无话押运车队顺利到达巡边大营,巡边总兵镇西大将军李滔亲自出城迎接。

一见面李滔就对郭少林一抱拳道:“郭大人一路辛苦,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大人给盼来了,大人如若再不来,我这边可就要着火了。”

“荣总兵大人亲自迎接,下官深感不安,幸不辱使命,将六十万响银安全送达,下官如卸下千斤重担。还请李将军早作交接安排,下官也好早日回京复命。”,郭少林也一抱拳道。

李滔抬手做了个请字:“此次响银拖欠已三月有余,营中士兵早己急不可待,我这就安排交接,大人请进城。”

李滔领着押运响银的车队来到内务府,当即安排交接事宜。

军中士兵把装有响银的箱子抬进内务府大厅内依次排开,显武将军响银押运宣抚使郭少林、巡边总兵镇西大将军李滔和内务府财务官一齐确认装有响银的箱子完好,兵部封条完好,印章完整。户部封条完好,印章完整后,三方各自在文书上签字,在众人的监督下,财务官开始逐个揭开封条,查验和核对响银数目,把查验核对无误的银箱放在一边。

一些等不及的士兵凑过来催促发放响银。

李滔觉得已经核验好的银子是没问题的,由于响银拖欠已三月有余,李滔能体会到士兵们的急切心情,就命内务府当场开始给部分官兵发放响银。

按顺序先来了一队官兵,第一个领了响银的士兵习惯性高兴的把银子放在嘴里咬了一下,只听“咯嘣”一声,竟然把银子咬下来一角。

士兵大吃一惊,这银子怎么这么脆,拿起来一看,里面竟然是泥做的,外边只不过是镀了层银膜。

这名士兵立刻大叫道:“将军,将军,不好啦,这银子是假的,是用泥做的,我们被骗啦。”

刚刚放松下来的郭少林听到后,心中一惊,立刻过来,拿起箱子里的一锭银子往地上一摔,“啪”一声,银子碎成了泥土,四散开来。

郭少林顿时慌了神,从不同箱子里各拿出一锭银子,一一摔在地上,结果无一例外,郭少林立刻联想到封驿县的事,只觉得胸口一疼,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当场晕了过去。

李滔立刻命人把郭少林抬出去找军医医治,命人封锁了现场,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内务府大厅,并把押运响银的铁甲卫队也关押了起来。随即发出紧急军报,八百里加急送往了京都郦邺。

皇宫内。

皇上郑余海正在熟睡,太监在门外禀报:“皇上,有紧急军报,因事关重大,老奴不敢耽搁,所以深夜打扰皇上。”

“什么紧急军报?送进来吧。”

掌印太监赵如玄来到皇上榻前,点上蜡烛,把紧急军报递给郑余海。

郑余海看罢军报,“啪”把军报拍在床头,怒道:“什么人如此大胆,连军响都敢盗窃。”

赵如玄连忙劝解:“皇上息怒,都是这帮奴才办事不力,回来严办就是,你可不能气坏了身子。”

郑余海怒气难消:“一群饭桶,两千铁甲卫士眼睁睁的看着六十万两白银不翼而飞,这怎么可能?当朕是三岁小孩吗,如此欺瞒于朕。”

赵如玄劝解道:“皇上,此事蹊跷,谅那两千铁甲卫士也不敢欺瞒皇上,当务之急,还是速派大臣前去查清真相要紧。”

郑余海缓一口气,站起身来在塌前来回踱步。

“如果这六十万两响银失踪真是人力所为,满朝文武怕无人能破此案。”,“赵如玄,立刻秘密宣晋王觐见。”,郑余海想了想吩咐赵如玄道。

一柱香的工夫,晋王郑南恒随赵如玄来到文德宫。

“父皇,诏儿臣过来,所谓何事?”

郑余海把李滔的秘奏递给郑南恒,“你先看看这个。”

“竟有这等事,父皇何不速派大臣前去查案。”

“恒儿,父皇喊你来,正是为了此案。”

“难道父皇是想派儿臣前去查案?”

“不错,父皇派你先去暗中调查,随后还会另派大臣前去,你们一明一暗,相互策应,也好迷惑敌人。”

“父皇,为何要派儿臣前去查案呢?儿臣年幼,怕无力担此大任。”,郑南恒有些许担心。

“为父的良苦用心你慢慢体会吧,圣旨已给你拟好,再给你二十名大内侍卫,带上你舅公一块去。”

“尊旨,既然父皇如此信任皇儿,儿臣一定不负所托,把那些藏在暗处的魍魅魍魉统统剿灭,还边疆太平。儿臣这就回家准备,明日一早动身。”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方才十七岁的晋王正想显露显露自己的才能,巴不得能有此机会,再加上晋王自小在京城长大,早就在京城呆腻了,正想出去转转,当皇帝把如此重任交给他时,他感到的却不是重任在肩,而是挣脱牢笼的喜悦,少年哪知世事艰险。

“不,今晚就动身。”,郑余海深知兵贵神速,命令晋王当晚就动身。

“啊?今晚?”

“对,就是今晚,你回去后收拾停当,马上出发,暗中调查此事。”

“是,父皇”,郑南恒答应一声离去。

“赵如玄,立刻召集京城四品以上文武大臣来文华殿议事。”

文化殿内,大臣们肃静而立。

“你们这些食朕俸禄的大臣,在关键用人时刻却一个个像缩头乌龟,竟无人愿意前去查案,朕养你们何用?”,郑余海大声训斥朝中大臣。

郑余海深知今朝廷众臣,皆尸位素餐之辈,面对响银大案这块烫手的大山芋,都唯恐避之不及。

“皇上,臣愿前往。”,一人出班启奏。

众人一看正是当朝首辅大臣张安龙,立刻议论纷纷。

“我就知道只有张大人忠勇可嘉,愿替朕分忧。”

“臣以为张大人前去不妥。”,出来说话的却是鲁王郑余河。

“王兄认为哪里不妥?

“皇兄,如今泰乐新政正是推行的关键时期,张大人作为首辅大臣,新政的谋划者,如果他此时离开,必然使新政难以推行啊。”

满朝文武皆知鲁王郑余河是明里暗里反对新政,如今却关心起新政无法推行来,不知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皇上郑余海却能猜到这位皇兄为何会如此反常,山南道山北道两地重臣多是郑余河的人,如果张安龙前去查案,恐怕不会只查响银案,会连山南道山北道一众贪官一齐查了,这两地的贪官污吏郑余海早有耳闻,郑余河这是怕张安龙查出这些贪官连累到他。

“那以王兄的意思,派谁去好呢?”

郑余海虽然知道鲁王郑余河的小算盘,但他说的也对,张安龙不能离开京城的,推行新政确实离不开他。

“皇兄,这侦缉破案本是刑部的职责,这事请刑部拿主意就是了。”

“王兄言之有理,周大人,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皇上,响银案事关重大,微臣一时也无合适人选,但可推荐一人,或可能胜此大任。”,刑部尚书周松出班回禀。

“推荐谁?”,郑余海问道。

“刘明远。”

周松一说出此人名字,朝臣立刻议论纷纷,大多都摇摇头。

“刘明远?官居几品?”

“回皇上,刘明远是我刑部员外郎,官居从五品。”

郑余海起身怒斥周松:“周松,你好大的胆子,敢戏弄于朕,如此大案你竟然推荐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去查案,你这尚书是不想当了吗?”

周松立刻跪下道:“微臣不敢,皇上,这个刘明远官职虽然不高,但最近几年他连破大案,能力十分出众,皇上也曾嘉奖于他,微臣以为这刘明远定能担此重任,勘破响银大案。”

周松之所以推荐刘明远,郑余海心里清楚不清楚不知道,但张安龙心里十分清楚,这周松是要铲除自己的左膀右臂啊。

刘明远此人清正廉明,为人刚正不阿,不攀附不结党,且能力出众,深得张安龙赏识。在张安龙的支持下几年间接连破获过几起大案,因此得罪了不少达官显贵,这些人视刘明远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此次响银案,无人不知事关重大,且案情极其蹊跷,若派刘明远去,一来刘明远是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就算刘明远再厉害,但远离京城,没有了张安龙的直接支持,刘明远未必能破得了如此大案。如果破不了案,这些人就可以联名弹劾刘明远,去除这根眼中钉。

二来刘明远去破响银案,就只能破响银案,他却无权过问其他地方事务,地方上那些贪官污吏也可稍许安心,如果是首辅张安龙去可就不一样了。

三来刘明远能去,但还能不能回得来,谁也说不好,到时候说刘明远不幸死于贼寇之手,恐无人能辨真假了。

但张安龙并没有出面反对,一来派别的人去,怕只会弄个无头公案草草了事。二来张安龙也想锻炼一下这个门生弟子,破了此大案,回朝后封官进爵就容易得多,那些达官显贵们便难以再从中作梗,你以刘明远的能力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有些屈才。

郑余海也清楚,这个明面的钦差大臣只不过是为晋王作个幌子,召集群臣也不过是为了更好的掩人耳目,因此并没否决周松的提议,只是怒斥了一句:“满朝废物。”

随后便颁旨下诏,委任刘明远为奉旨钦差,带两千钦差卫队前去查轰动朝野的响银大案。

郑余海之所以派晋王前去暗中查案,其实非心血来潮,他有他的考虑:

一来晋王是巡边总兵镇西大将军李滔的外甥,李滔手下有二十万大军,对朝政安稳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郑余海非常倚重这个大舅哥,晋王此去可以安抚李滔,也表明对李滔的信任。

二来李滔为人精明干练,文武双全,晋王可借李滔之力查案,李滔熟悉当地事务,查起案来会事半功倍。

三来晋王身边正好有一位高人,李贵妃的舅舅,也就是巡边总兵李滔的舅舅赵成泽,此人久居江湖,江湖经验丰富,且武功极高,现正在晋王家中做客,此人当可助晋王破案。

第四点也是皇上有意考验晋王。晋王虽非太子,但郑余海对这位二公子宠爱有加,甚至胜过太子,也难保将来不会将太子之位赐给这位二公子晋王的可能。

第五点也是更关键的一点,郑余海感觉到了危机,一种使郑余海坐立难安的危机,朝中的势力错综复杂,局势似乎越来越不受自己控制,郑余海想通过扶持晋王尽快成长,从而加强对朝局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