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从送马到襄阳开始(胡璘谢灵薇宇文战小说)免费阅读

在那块青砖上,有10条平行线,自上而下,分别对应着射臂与弩床之间斜度。

斜度从45°到0°。每两条线之间,相隔5°斜角。

车弩在城头水平射击,可达400步,那个骑马的蒙古人距离这里有500步。

这样推算,车弩45°斜角射击的距离在800步左右。

这个距离约是八牛弩的一半。但是,也足以令杜岳感到震惊。

杜岳在线条旁都标注了数字。这些数字彼此之间都相差五十多步。

为了提高落地精确度,杜岳还想把数字之间的距离缩短。

相应的,他也要在10条平行线之间再做细分。

杜岳要将车弩当做重狙使用,实现点对点的、远距离精准射杀。

这种做法无疑是革命性的。

此法若能施行,具备稳定弹道的车弩,将不会像投石机那样执行“发后不管”、一切交给上帝的打法。

在杜岳的射角与射距试验的过程中,战场上的厮杀愈来愈盛。

城墙上的弓弩手射击的速度越来越快,死在城下的蒙古汉军成片倒下。

蒙军的飞石和箭枝也给城头上的宋兵,造成了重大损失。

约莫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

双方的炮火、投石机、八牛弩,像是比赛似的,此起彼伏。

宋军居高临下,以逸待劳,箭矢如雨。

纵然城下汉军和百姓被用盾牌盾车防护,大多数都倒在冲往护城河的路途中。

蒙军投射出的石块和枪弩,如鼓槌一般不断砸在城墙上,发出砰砰的撞击声,砖屑如弹片四射,惊心动魄。

一些石头从城头上空划过,落进瓮城和大城里,屋踏墙倒,死伤无数。嘶喊惨叫不绝于耳。看热闹的百姓都躲的远远的。

四点多钟时,死伤惨重的蒙军将十几架投石车聚集起来,轰隆隆地推到阵前。

一块块脸盆大的石头腾空而起,重重的砸在子城的城墙上。

虽然子城城高池深,墙体岿然不动,但是飞石砸中城垛和城楼,碎石断砖飞溅,伤到了不少宋兵。

宋军也不示弱,从城下搬来了十多个小型投石机,向下投石。

双方像孩子一样互扔石头。

石头在空中飞行,锋利的边缘切割着无色的空气,如同拉扯的风箱,发出令人心悸的呜呜声音。

它们落在彼此阵地上,激烈地蹦跳着,凶狠地碰撞着,发出巨大的空咚空咚的声响。

这些骇人的声音,和死伤在石头下的惨叫哭嚎,汇成一支惨烈至极的战曲。

在扔石头比赛上,城上的一方无疑占据优势。

宋军占据有利地形,从高处扔出去的石头,除了抛掷力和自重力外,还有重力加速度的冲击力,威势猛烈。

蒙军的投石机被一架架砸垮砸塌,前沿士兵也砸得七零八落,血肉模糊。

城头上的投石机如同一位大师的油画笔,用城外蒙军的鲜血,搅动着褐色泥土和夕阳,创作出一幅奇异而惨烈的作品。

一顿饭后,因为石块不足,双方投石的攻势很快缓了下来,渐渐停止。

蒙军不甘心惨败,又磕磕绊绊地推着十多台四丈高的井阑,绕过投石机的残骸和地面的障碍物,来到护城河前。

井阑是一种高空射击平台,是攻城武器中和投石机一样强悍的存在。

它的高度通常和要攻取的城墙不相上下,站在其上的蒙军可以举臂平射女墙后的宋军。

就这样,继投石之后,又一波惨烈的互攻开始了。

双方锋利的箭枝,鸣啸着越过百米宽的护城河,穿过井阑上的盾牌和女墙间的箭孔,射进彼此健壮的肉体,飞溅出一朵朵绚烂的血花。

双方的鲜血和性命就这样在城墙内外挥洒,染红了夕阳和云朵。

井阑体积太大了。所以对付井阑,比对付投石机容易。

当宋军拉动投石机,将石头换成点燃引信的油罐,抛射出去的时候,胜利的天平向宋军倾斜。

簇拥在井阑上的蒙军,眼睁睁看着一团团菜坛子大小的火球,划过一道道美丽的抛物线,砸在自己的井阑之上。

木头制作的井阑,只要被油罐击中,凶猛的大火便轰然而起。

井阑中士兵被火海包围,凄惨的叫声惊天动地。

被火焰烧的、走投无路的士卒跳下十多层楼高的井阑,肉饼一样砸在地面。

十多台井阑,如十多把巨人的火炬,冲天的火焰烧的空气都在扭曲发抖。

当井阑和城头互射的时候,蒙军张弓持刀,驱赶着一群群百姓扛着装土的麻袋,背起途中刚刚死去和还未死去的人,扔进护城河。

一百多米距离,城头上的人在炮火和喊杀声的间隙,能清晰听见那些未死之人。被投进护城河时惊悚的惨叫和绝望的咒骂。

目睹着蒙军驱赶着汉人百姓送死,看着那些受伤未死的人,被当做沙袋扔进护城河里,比燃烧的井阑还要疯狂的怒火,在杜岳心中撩了起来。

虽然那是敌人彼此自相作践,但是那是蒙古鞑子将汉人当做战斗消耗物处理!

杜岳心中的杀机,难以压抑地蓬勃生长。

他要杀人!

他要将那些没有人性的畜生,全都射死!

这些丧尽天良的混账王八羔子!

愤怒让杜岳无视城下的箭矢和飞石攻击。

他专找三搭头射杀,用车弩先后干掉五个阵前的驱赶百姓送死的蒙古人后,发现已经找不到三搭头。

城下的敌人似乎都意识到了什么,个个顶盔贯甲。

找不到鞑子,杜岳便将枪弩重新指向那台射死麻雀的八牛弩。

可能是蒙军战事开展的不顺利,需要挽回颓势。

那台八牛弩便离开里原来的位置,向阵前推进一段距离,距离子城大约六百步,进入了车弩的射程范围了!

如果说枪弩射中那些三搭头,运气的成分居多的话,那么城下的那台八牛弩,则被杜岳认认真真地在生死簿上勾了一笔。

一台八牛弩和后世的双人床一般大小,体型巨大,移动困难。

为了提高打击效果,蒙军将八牛弩架在一个土墩上,目标比杜岳杀死的骑马的秃头蒙将更加突出。

是个很好的固定靶!

杜岳目测距离,后调整射角,再次进行试射。

既然是试射,就不指望能一击命中。

由于初速和巨大发射物(枪弩)的问题,车弩不可能和后世的步枪相比。

需要经过多次试射,才有可能射中目标。

果然,当第一根枪弩大模大样、趾高气昂地飞出后,很失败地越过目标上方,却意外地将两个举着盾牌聚在一起的敌人,串在一起。

杜岳无心欣赏那两昆虫般大小的敌人在前往死亡道路上的痛苦挣扎,继续调整射角,发射枪弩。

试射了四根枪弩后,第五根射中了那台八牛弩。

看到那个土墩上一片混乱,杜岳立刻连续发射了三根枪弩。

又有一根扎进了八牛弩里。另两根则射在土墩子下,将张皇失措的三个士兵,戳成了一个大肉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