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权倾天下(草康小说)免费阅读

都过了一夜,昏迷中的万历还是没有醒。一众大臣还在跪等。

郑贵妃忙上忙下,这可是最后的机会,自皇帝昏迷以后她就再也不允许任何人进出寝宫。

太子更是一筹莫展,急的团团转,如果此刻进宫,被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那可就翻不了身了。

罪魁祸首朱常澄此刻却正呼呼大睡,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夜半,襄王府一片寂静,王妃踩着月光来到朱常澄窗前,听到朱常澄熟睡,才蹑手蹑脚推开房门,径直走到床前。看着熟睡的朱常澄,回想起了昔日王府的景象,朱常澄跟他的父王倒有几分相似。

王妃看着熟睡中的朱常澄,心绪乱飞“这可怜的孩子,父母早亡,好端端的,先是差点病死,现在病好了,却疯了,这怎么跟先王交代,这可伶的孩子。”想着不由得低声啜泣起来。

其实朱常澄在王妃一进门的时候就已经醒了,听到王妃的啜泣,心里也是一阵酸楚。

穿越前的林逍就没有母亲,缺失母爱,父亲自己一个人把自己拉扯大,供自己读大学,听着王妃啜泣,林逍似乎找到了那从未拥有过的母爱,他看得出,这王妃是真心关心自己,这也让穿越而来的林逍找到一丝慰藉。

王妃走了,朱常澄的思绪回到了自己的奏折上,不知道自己的那份奏折万历看了没有,算了,不想这么多了,还是美美的再睡个觉。

万历醒了。

他靠在床上,闭着双眼,气色恢复了不少,可面容越发的憔悴了。

郑贵妃一个劲的哭天抹泪,还真是“会哭的贵妃能得宠”啊,哭的好像大明朝只有她一个人关心皇上。

许久万历睁开紧闭的双眼,让太监把那份奏折拿给万贵妃看。

郑贵妃刚开始只是觉得这襄王大逆不道,敢说皇上的不是,看到后面,她就被气的面色通红,这要是在自己的寝宫,这屋子里的花瓶、盘子可保不住,肯定要被摔个稀碎。

郑贵妃看明白了,奏折里前面是指斥皇帝,可是后面的长篇大论,一字一句都是反对废太子,反对立福王为太子的。奏折里还说什么后宫插手朝政,这襄王不明摆着跟自己母子过不去吗?你个小小的名不经传的藩王,真是自寻死路。

郑贵妃强忍心中万千怒火,扑通一声跪下:“皇上,这襄王分明是意图谋反,,朝廷有法治,藩王不得参与朝政,他竟然敢口出污秽,辱骂君父,夸大其词,谤及朝廷,臣妾请陛下下旨将襄王贬为庶民,赐死襄王,抛尸荒野。”

狠啊,真狠,不过这郑贵妃不愧是集万千宠爱在一身的宠妃,除了美貌,这智商在整个后宫,也是首屈一指。

她说了那么多襄王的罪,却只字不提废太子的事,是不是间接说皇上废太子此举没有过错,而且也没有提及后宫干预朝政的事,装出一副全心全意为皇上考虑的姿态。

不过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杀了襄王,朝中就没有人再敢反对了,杀鸡儆猴,这郑贵妃的小算盘打的真细。

不过万历此次听完郑贵妃的话,并不答她。

万历也出奇的镇静,静的郑贵妃都有点陌生了。

传旨:将襄王奏折明发内阁、六部九卿公议。

这突如其来的的声音,让在一旁伺候的小太监都有点手足无措。

郑贵妃傻眼了,如果做过去,现在万历早下旨抓朱常澄了,这次却一反常态。

万历吩咐完太监,居然让郑贵妃也出去,一个陷入沉思。

听完万历的话,郑贵妃直接愣在了原地,她不敢相信,这话是万历说的,她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了解早期的万历,这个结果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万历当朝48年,继位之初,那也是雄心壮志,有志青年,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万历的雄心壮志在他继位后慢慢被现实打败了。

从此便心灰意冷,加之身体的确不便,过后便不上朝了。

后世以此多有诟病,更有甚者以此诋毁。

事实上“不上朝”和“不理政”是两码事。

但是在万历长达二十几年不上朝期间没有太监弄权,也没有权臣出现,也不得不说是一怪象。

看完襄王的奏折,万历深深的陷入了回忆,回想起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回想起自己在文华殿读书的时光,回想起自己的恩师张居正。

虽然襄王的奏折言辞过激,但是并不无道理,祖宗的江山社稷没有在自己手上,自己非但没有振兴祖业,更是将这个国家陷入千疮百孔的境地。

作为父亲,对于太子是不是太过苛刻了?虽然身在帝王之家,但是自小也没尽到作为父亲的责任。

朱常澄万万想不到自己的奏折让万历在临死之际,也有如此感叹。

诏书传到内阁,内阁大臣首先面面相觑,这襄王何许人也?

大家一致摇摇头,没听过,不认识。

确实,除了大型庆典,一般藩王都不会进京,而且这个时候明朝的这个王、那个王,没有一千也有八百,除了管理宗室的大臣,还真没人注意这么一个小王。

不过,看完奏折后大家会好好认识这个“小王。”

内阁首辅叶向高清了清嗓子,大家都很识趣的回到自己的座位。

叶向高拿起奏折,一字一句宣读起来:臣襄王朱常澄为大明社稷万死上书,自陛下登基以来,二十余年不上朝······

叶向高读着读者,越读越心惊,在听的内阁成员也是一个个听的汗流浃背。

他们从未听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

读完了。

大家都面面相觑,一致看向了读奏折的首辅大臣叶向高。叶向高毕竟是首辅大臣,老成持重,没有急于发表。他将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视一遍。大家都在低头回味着奏折的内容,根本没注意到叶向高的目光。

这道奏折确实都给大家上了一课。

不过坐中的内阁阁员房钱从哲可忍耐不住心中的喜悦,立马站起来,大声 的说出了一个字:“好。”

坐中的大臣也一个个回归神来,一个个也面露喜色,止不住的点头。

“如果皇上也查办襄王,我们要力保,我就是搭上全家一百余口性命,也要保。”方从哲激动的从坐上弹起来。

“皇上只是让我们传阅,既不是让我们给襄王定罪,也不是让我们给他列罪,一切我们都等旨意下来再说吧,还是先将奏折誊写几份,下发给六部吧。”

奏折发到六部,百官都跟内阁一个心思,都被“名不经传”的襄王深深折服。

其实,这道奏折还把一个人给征服了,那就是太子,看完奏折,太子对朱常澄佩服的五体投地,心里默默的感激的襄王一百遍,哦,不,应该一千遍。心里打定主意“襄王这个兄弟我交下了。”

而在襄王府的朱常澄还对京城的事一无所知,因为他正在准备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