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掌坛师(夜落长空小说)免费阅读

说到傩门起源,赵初五端起酒碗喝了一口,说道:“说道傩门起源,一直有‘坛安华山,术传玉门’的说法。”

“这‘坛安华山,术传玉门’?这怎么讲?”叫小田的年轻人问道。

赵初五手指敲击着桌面,说道:“传说东山圣公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深受百姓爱戴,因被奸臣陷害,又因昏君临朝而遭到残害。这昏君轻信奸臣杀害了忠良臣子东山圣公后,还不让人为东山圣公收尸,并且将他的尸首抛到河水之中。东山圣公的尸首在河水中漂流了很久很久,最后被鱼虾啃食只剩下一颗头颅随波漂流。”

“相传在五岳华山脚下流淌着一条玉溪河,这玉溪桥横跨玉溪河两岸。这天南山圣母到玉溪桥下去洗衣服,却见玉溪河上游漂来一颗头颅,任凭这南山圣母如何摆弄驱赶,这颗头颅就是始终不愿意飘走。南山圣母灵机一动便说道:‘难道你是我命中注定的夫君吗?’南山圣母说完便咬破手指,将指尖血滴到头颅上,这颗不愿飘走的头颅瞬间变得满面通红。南山圣母见此情形,深信这是丈夫来接她,于是纵身跳进玉溪河中,抱着头颅沉入河中自尽,与丈夫团聚了。”

“又过了很久,南山圣母的尸首也在河中被鱼虾啃食得跟东山圣公一样,只剩下一颗头颅了。就这样两颗头颅在河中一起随着河水在玉溪河中漂浮。河边垂钓的渔夫看见两颗漂流在河中的头颅,便动了恻隐之心,用桡杆将两颗头颅挑起来仍在了河岸边。”

“当地的放牛娃经常去河边放牛,看见这两颗头颅后,就把他们安放在玉溪河桥边的一个岩洞里面,放好以后,这群放牛娃对着两颗头颅便磕头祭拜:‘请保佑我们的牛羊不要乱跑,也不去吃别人地里的庄稼,我们就每天来祭拜你们,并且为你们唱歌跳舞,让你们开心!’果然,从此以后,他们的牛羊就乖乖的在山上的草坪上吃草,不仅不会乱跑,还不会跑去地里吃庄稼。而且有一天一个放牛娃肚子疼痛难忍,在祭拜了这两颗头颅以后,当即就好了。”

“放牛娃们祭拜两颗头颅的事情很快在十里八村传开来,于是,方圆数百里的人只要有生病的就跑到洞内来祭拜,生病的人祭拜过后,要不了几天就都痊愈了。有一年地方上闹瘟疫,眼看病死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的族长便带着这群放牛娃来到洞内祭拜:‘只要保佑我们地方上平安没有灾害,明年春天我们就杀猪宰羊来祭拜你们。’果然,第二天那些身患瘟疫的人们都奇迹般的痊愈了。于是第二年春天,三乡五村的人们都杀猪宰羊,热热闹闹的陆续来到洞内祭拜这两颗头颅。”

“这一天,这群放牛娃正在洞内唱跳玩耍。适逢太白金星两年身患皮疮病,宫里所有的御医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派遣天兵天将到凡间寻访名医。当天兵天将发现放牛娃们在洞内两颗头颅前跳跳唱唱就能治病的奇怪现象后,就将这群放牛娃连同两颗头颅一起带回了天庭,为太白金星娘娘治病。神奇的是,这群放牛娃在两颗头颅前一阵唱跳,太白金星娘娘的病瞬间便痊愈了。”

“放牛娃们唱跳的举动惊动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金銮殿坐立不安,便叫来天门土地问道:何人胆大,竟敢扰乱天庭?天门土地跪着回答道:启奏陛下,是太白金星大人下凡间请来的一群放牛娃,正在为太白金星娘娘唱戏治病呢。玉皇大帝听后大怒,传旨太白金星到金銮殿问罪。当得知太白金星遣天兵天将下凡间请来放牛娃为太白金星娘娘治病的过程后,龙颜大喜。于是昭告放牛娃带着两颗头颅到金銮殿上问话。”

“这群放牛娃来到天庭金銮殿,玉皇大帝问道:尔等在凡间又唱又跳真的能治病?有什么能为你们作证?放牛娃们不敢回答,太白金星回禀道:启奏陛下,无人敢来为他们作证,只有两颗头颅。玉帝又问道:是何人的两颗头颅?太白金星答道:是不久前在凡间被行刑的东山圣公和跳河自尽的南山圣母的头颅。玉帝听闻他们死后还在为人们做善事,随即说道:尔等听封,朕封东山圣公和南山圣母为人王二主,你等放牛娃便是朕的臣子。同时,玉皇大帝还赐给放牛娃宝香一炉,犀牛角一支,铁圈穿铜钱一串,并吩咐:你们返回凡间要以善为本,普救良民,驱邪除魔。只要你们焚起香烟,吹响牛角,香烟一道,牛角一响,朕将亲临凡间为你们作证。从此,傩公傩母受玉皇大帝敕封,在人间驱邪伏魔,保百姓平安。”

小田问道:“那这又跟华山有什么关系呢?不是说‘坛安华山’吗?”

“别急嘛。”赵初五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继续说道:“话说放牛娃一干人等返回凡间,在华山茅山洞内安立坛位。他们将东山圣公南山圣母的头颅摆在坛位正中供奉,又将三清四御等一干天神天兵天将以及阴间十殿阎罗等地府神灵神像排位安立坛中。坛位安立以后,众人又到昆仑山老君门下学习法术,法术学成后,老君吩咐众人返回华山茅山洞内立下法王台。从此以后,没有老君亲身令,无人敢坐法王台。”

“那这不是有了法术了吗?怎么又说‘术传玉门’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小田有些疑惑的摸着后脑勺。

“傩公傩母受封安坛以后,中间的历史已经断代,经过历代祖师的考究推测,出现了很多种说法,其中比较令人信服的是明代张法清祖师的推断。根据张法清祖师爷的推断,傩门弟子在华山茅山洞安坛并传承法术以后,门下弟子便四处传法,其中一支远出塞外,并在丰沮玉门山发扬光大。”

“那丰沮玉门山又在哪里?”小田问道。

赵初五说道:“《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日月所入。具体位置应该在今天祁连山、昆仑山一带。后来,在轩辕黄帝时期传法到梵净山,就是我们现在的黔东一带。”

“从祁连山到梵净山相隔何止千里,上古时期交通不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小田问道。

“这就要说到三苗首领罐兜了。”赵初五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