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佑水中江洋大猫(大汉看门人)_(大汉看门人)完整版在线阅读

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这里有一本“水中江洋大猫”创作的《大汉看门人》小说等着你们呢!本书的精彩内容:你好 我是看门的 只认证件不认人 王子、王妃、王爷 你们有证吗? 帝师、丞相、太尉 把证交出来! 匈奴、单于、圣人 你进来试试

点击阅读全文

小说名:大汉看门人 类型:奇幻玄幻 作者:水中江洋大猫 主角:徐子佑水中江洋大猫 《大汉看门人》小说是网络作者“水中江洋大猫”的倾心力作。故事无删减版本简述:徐子佑骑得这匹老马看起来走的并不快,最少在旁观者看来走的是非常慢。而且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好像随时会倒下来。之前死去那四人,全速奔跑的情况下也用了半个时辰,才从北门到了破庙的。那可是四个七品高手啊~!可实际上呢?从破庙到北门,它用了还不到半个时辰,这还包括徐子佑在路上停下来打猎的时间。是的,虽然小丫头睡着了,可是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烦,徐子佑在路上还是帮小丫头打了四、五只兔子…… 大汉看门人

《大汉看门人》精彩片段

第3章 城门口的冲突


徐子佑骑得这匹老马看起来走的并不快,最少在旁观者看来走的是非常慢。而且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好像随时会倒下来。

之前死去那四人,全速奔跑的情况下也用了半个时辰,才从北门到了破庙的。那可是四个七品高手啊~!

可实际上呢?从破庙到北门,它用了还不到半个时辰,这还包括徐子佑在路上停下来打猎的时间。

是的,虽然小丫头睡着了,可是为了避免某些不必要的麻烦,徐子佑在路上还是帮小丫头打了四、五只兔子。

为了防止这个小家伙再突然变卦,徐子佑没有用弓箭射死这些兔子。

对徐子佑来说用不用弓箭没啥区别,他只用飞石就把几只兔子打晕,然后招过来绑在了马上。

当距离金阳城北门还有近百米的时候,徐子佑停住了老马。因为前面走不动了,已经完全停住,城门口停留着大量想进城的人。

徐子佑并不知道,其实城门刚刚重新打开了不到半时辰而已。之前在城门口聚集的大量想入城的人,现在还没能全部进去。

城门虽然重开了,但是不论进城还是出城还是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很明显城里还在找这位小郡主,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小郡主已经在城外玩了一大圈了。

可这并不是进不了城的主要原因,进不了城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城门被堵了。

被一个送葬的队伍把城门堵得严严实实。

徐子佑看着那支送殡的队伍,微微的皱了皱眉头。这支出殡队伍的人真的好多啊。

城门口的守军已经摆好了战阵,手持武器和这支出殡的队伍对峙着。

出殡队伍的前方,也有一群身着素白孝服的大汉,手中拿着木棒怒视着眼前的守军。

而就在两只队伍的中间有几个人正在激烈的争吵着。这几个人中有人穿着孝服,也有人穿着铠甲。

在穿铠甲的几个人中徐子佑发现了一个熟人——代王二子、小女孩的二哥,刘武。

在徐子佑的眼里,刘武这两年有了不小的变化,个子长高了很多,脸上也多了一些英武之气,只有眉目之间的变化稍微少一点,所以徐子佑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他。

当看清楚刘武的时候,徐子佑已经想明白这里大概发生了什么事。

事实也正和他猜的差不多……

自从代王府发现霞儿郡主失踪了,马上就下令关闭了金阳城的四门,不许出、不许进。同时严格封锁着郡主失踪的消息。

然后,就开始了全城大搜查。

可惜,金阳城内卫在城里搜了一个时辰,没有找到任何线索。

此时,代王手下一位谋士为他献计——重新打开四面城门。然后派出代王府侍卫,以及某些熟识霞儿郡主的人,埋伏在四座城门附近。由城门守卫严查出城人,王府侍卫只是在旁边监视,遇到觉得可疑的人,侍卫们在秘密跟踪出城。到时候,抓人、审问可以一气呵成。

当然如果在城门口发现小郡主,直接救下就好。

王府大王子、二王子,知道此事以后也一起找到代王,主动请缨,想分别带人守住一座城门。

见到两个儿子可以帮自己分忧,代王自然是高兴的,同时也开心他们关心自己的妹妹,所以就让他们二人分别到南门和北门守着。

就这样二王子就带领一队侍卫来到了北门。

可能是太想表现自己了,二王子到了北门以后,并没有按照谋士的计划,在一旁秘密监视。

而是大张旗鼓的开始检查所有想出城的人。

不论男女老幼、也不论士农工商。

每个想出城的人一过来就先问理由,理由说不通的直接先扣押下来,让手下押到城内卫那关起来。

就算是理由说得通,也要把他们全身上下仔细的搜个两、三遍。才勉强放其出城。

好在因为是上元节,真正想出城的人其实并不多。有些想出城的人,看到北门查的太严了,索性改道去别的城门了,或者暂时就不出城了。

所以搜查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造成太大的骚乱。

说起来这位二王子,真的有一些二的气质。像他闹得这么厉害,哪怕真有什么人贩子,也不会从这个门出城了。

二王子到了北城门没有多久,城中突然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

这支送葬队伍所属家族也是来头不小的,他们是金阳城李氏的。

金阳城除了代王这股外来势力以外,还有三个强大的本地家族。

分别是胡氏、张氏以及李氏。

三家共存了好几百年了,既互相敌视、互相拆台、互相作对,又互相联合、互相联姻、互相合作。

当任何一家强大的时候,另两家就会联手反制。

偏偏这三家的立家之本又各不相同,从而这三家又不可能真正的合而为一。

胡氏家传是正宗的文脉儒家,其祖上是孔圣人的七十二弟子之一。胡氏是传统的耕读世家,在金阳城周围的农庄里有着不少的农田。当代胡氏家主,原本在朝中为官,曾经位列九卿。因新的丞相主张以老庄之道治理国家,和胡氏家主的儒家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胡氏家主便辞官回到了金阳城。

张氏家传是来自陶朱公。据说,张氏先祖曾经是陶朱公手下的一位管事。陶朱公散尽家产后,这位张氏祖先拿着自己分到的钱财来到金阳城。运用在陶朱公身边时学到的经商方法,慢慢成为金阳城最大的富商。现如今,金阳城一半的商铺都是张氏的,剩下的商铺中又有不少有张氏参股。另外,张氏的投资可不仅仅是在商业上。代王最年轻的夫人,就是张氏的人。她为代王生下了四王子——刘揖。而刘武未过门的妻子也是现任张氏家主的嫡女。

李氏是真正的以武起家的家族,全家人皆是武者。而家族产业的种类就比较多了,有耕田的、有开商铺的,在有些时候他们还兼职私盐商人。这就使他们家在战斗力上远强于其他两个家族。在本地家族间的争斗上要占不少便宜。不过之前天下大乱的时候,李氏却是三家中受打击最大的一家。毕竟不论谁占据了金阳城,李氏都是必须要被严密防范的。各大势力对李氏打压的方式一般就是两种:其一、强征李氏子弟,让他们成为各大势力间战斗的炮灰,其二、就是分化、收买李氏家族的各支子弟,使他们不能一心对外。李氏差点因为这些而分崩离析。直到天下安定之后,李氏才慢慢从缓了过来。

代王来到封地后,对三大家族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对胡氏,代王的想法是维持表面平和就好,毕竟当今朝堂里的主流思想是以老庄为圣的道家。不过,儒家现在也是有圣者在的,所以代王也不能过分打压胡氏。

对张氏,代王是以拉拢为主。士农工商的商虽然是最底层,可是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对李氏,代王是一直小心提防着的。现在的金阳城卫中有一半是从本地招来的,可就这一半的人中基本上没几个李氏子弟。

天下大乱时李氏子弟是炮灰,天下一统时李氏却必须远离军队。这或许就是李氏的悲哀吧。

上行而下效,二王子刘武对李氏子弟的态度和他父亲的一模一样。

而现在的北门,突然来了这么一只送葬的队伍。刘武马上就紧张了起来,心中不由得从最坏的方面考虑问题。难道妹妹是被李氏劫持了,现在被藏在这只队伍之中,甚至是……刘武还向那个棺材看了一眼。

李氏众人现在的心情也是非常不好的。

李氏这位死者并不是普普通通的一位李氏族人。死者叫李明,曾是李氏的三长老,他是武道三品的高手,曾试图突破武道二品,可惜失败了。从那时起他便受到了难以恢复的内伤。本来他早就应死了,肯能是觉得李氏顶级力量不足,硬是拖着伤痛的病体,苟延残喘了十多年。终于,在去年冬月他实在坚持不住去世了。

因为死者在李氏身份,所以李氏足足办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白事。到了今天才是下葬的日子。

当李氏听说代王下令封城的时候,不知道真相的他们还以为代王是故意针对他们的。

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代王府有重要的人失踪了,具体是谁他们并没打听到。

毕竟,代王女儿丢失这种事,是不能随便让外人知道的,既是为了代王府的脸面,更是为了小郡主的安全。

直到代王府二次下令,再一次打开了城门,李氏才重新开始的出殡了。

所以说李氏族人此时的心中也是憋着气。

万万想不到的是当他们来到北门的时候,却又被人拦住了,拦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代王二儿子刘武。

其实,刘武是知道今天李氏要出殡的,可是从他对李氏起疑以后,李氏做的任何事情在他眼里,都是欲盖弥彰而已。

双方人马甚至没有进行过多的交流,就下意识的拿起武器,对峙了起来。

看着对方的所作所为,双方又都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方认定了对方就是以出殡为幌子实际上偷了自己的妹妹;另一方认定了对方就是故意来为难自己家族的。

好在双方队伍里,都有几位性格比较稳重,又能说上话的人,暂时止住了双方的冲突。

双方的首领聚在一起,开始讨论眼下问题的解决方法。

按照刘武的想法,必须对李氏所有人进行搜身,装着随葬物品的所有箱子也必须打开,甚至连棺材也必须打开让他检查。

对李氏来说,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说什么也不肯答应。就算是可以让官兵搜人,检查随葬品,也不可能让他们打开棺椁的。更何况,刘武还一直不肯告诉他们代王府要找的人到底是谁。

一时间,双方又剑拔弩张了起来。甚至,双方都准备再摇人了。此时的双方都有点骑虎难下了。

徐子佑也就是在此时,来到了北城门外。

徐子佑虽然猜出了他们对峙的具体原因,可是对双方深层次的矛盾他是不了解的。

不过不论他知不知道那些弯弯绕,他是不会让两方面人打起来的。如果小女孩不在他这里,他可能还会在旁边吃吃瓜、打打酱油。只要不真的出人命,他不会随便出手。可现在小女孩就睡在自己怀里,如果回头让人知道了,他可就同时得罪了双方了。哪怕他并不怕他们,也没必要随便得罪人。

想到这里,徐子佑主动高声喊道:

“刘武,堵在城门口干嘛呢,是不是又在找事情啊~!”

是的,徐子佑自然是认识刘武,不但只是认识,两人之间还发生过很多事情。

很多刘武一生都不愿让外人知道的事情。

当刘武听到徐子佑这熟悉又讨厌的声音时,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这,这个恶魔又回来了~!

是的,在刘武的心底,徐子佑就是一个恶魔。不只是他就连大王子刘启也很怕徐子佑。

刘武下意识的寻着声音的朝徐子佑看了过去。

徐子佑变化不小啊,这是刘武看到徐子佑时的第一反应。他的眉毛上的那一条伤疤又是怎么回事。

刘武对徐子佑相貌的变化也是有些惊疑的。

可下一秒,他就不可置信的睁大了自己的眼睛。

他在徐子佑的怀里看到了一个让他万万想不到的人。那是他最小的妹妹,是代王府的小郡主,是那个引起了整个金阳城大乱的小祖宗。

怎么会这样呢?

刘武感觉这一瞬间他的大脑里是一团的浆糊~!

他知道徐子佑已经离开两年多了。所以,城门外的徐子佑应该是刚刚回来。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那个失踪了才两个时辰的妹妹,会出现在他的怀里?难道说,妹妹早就被人偷偷运出了城,又机缘巧合的被徐子佑救了回来?

实际上刘武并不笨,只是有些少年特有的中二而已。

就在刘武刚刚想通了一切的时候。

一个尖细的声音从他身边传了出来。

“大胆匪徒,竟敢劫持小郡主。来呀快给咱家拿下。”

说话的是王府的一个小太监,平时是跟在代王身边的,今天的事情比较特殊,所以他就跟在了刘武身边,主要任务是向代王传递消息。

听到这话,徐子佑差点笑出声来。真要敢劫持郡主,会因为你喊这一声就放人?这样大喊一声的唯一作用,就是让对方提高警惕而已。而且,你没听到我在和你主子说话吗?刘武身边啥时候出现这种货的?难道被刘武的二气传染了?

刘武也恨不得狠狠地给旁边的太监来一下。小郡主失踪的事,一直是王府的秘密,你这一喊不就让所有人都知道了吗?这不是让人看王府的笑话吗?

果然,当刘家众人听到太监的喊声以后,也一起朝徐子佑看去。很快那些脑子灵活一点的,也都想明白今天这些事的原因了。这些刘家人马上收起了自己的愤怒,一脸看热闹的神情看着眼前的一切。

偏偏那个小太监似乎并发现自己的愚蠢,还在拼命指挥着眼前的城门守卫。

“快上啊你们,别让那小子跑了~!快把他抓起来~!”

“闭嘴”

刘武终于忍住不呵斥道。

“可是王子殿下,那小子……”

“让你闭嘴了”

刘武又是一句

“还不赶快回去告诉父王,就说小妹已经找到了,我马上就会把她送回王府。”

“是”

小太监无奈的答应了声,骑上马向代王府跑去。直到此时,他也没搞清楚徐子佑的身份。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他似乎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一些能要他小命的理解。

打发走小太监后,刘武和身边那个穿铠甲的武将一起向徐子佑走了过去。同时那个武将也暗中下令,让守城门的卫兵把徐子佑暗暗的围了起来。

刘家的几个主事人,互相看了一下,也在后面跟了上来。毕竟他们也是受害者,也想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