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是沈万三(炊烟话日常小说)免费阅读

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最恨贪官,最重德教。

贪官死的快,剥皮萱草。德教做的好,升官升的快。

德教德教,德就是一地的德化怎么样,孝道如何,有没有出什么伤风败俗之事。教就是看读书人的多少,读书人科举的成绩怎么样,如果一地考中的人数多,那么在吏部三年对官员的一个大考评语中就有可能有一个中上或者上的评语。

在中南县衙的后堂,中南县令徐从,正在看一封刚收到的公文。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

他赶忙叫下人去请自己的师爷过来。

在大明当官不容易,主政一县之地,只身一人赴任,人生地不熟,又要管全县的大小事情,所以一般都会聘请一些师爷。

师爷一般有那些久考不中的秀才,也有一些熟悉刑名律法,税收摊派的所谓一些当地名士。

师爷并不是像后世电视机里看的那样,在县令后面低眉顺目的形象。他们帮县令处理日常政务,得县令信重,是县令的左膀右臂。县令一般都会以礼相待,有时还需自己到师爷的住处登门请教。

这么晚了,县令徐从,把所有师爷都请了过来,肯定是有要事相谈。

不一会儿三个师爷都来了。

“大人,发生了何事”一个师爷问道

县令徐从把手上的公文递过去,师爷接过去看了一下后大声说道:“太好了”

另两个师爷也接过来看了一遍,脸上都露出惊喜的表情。

“大人,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没想到陛下这时候会加恩科”一个师爷说道。

“是啊,这样我就还有机会,在三年一次的吏部诠选中获得一个中上或者上的评语。”

“没错,大人,您在中南县兢兢业业,中南县也风调雨顺,不管是税收摊派,还是律法刑名都做的非常好,奈何就是这中南县竟3年了没出一个秀才,这非常影响大人的考评”一个师爷说道。

“没错”县令沈从站起来说道:“我本来以为再进一步无望,没想到陛下在明年春要加恩科,这真是天助我也。只要明年春我中南县能考中一个,按我中南县这几年的表现,考评得一个中上肯定没问题,那我再进一步直入京师………”

“可,这中南县里的这些童生,大人您也是知道,离明年春考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就算再给他们一年时间,要在在人才济济的京畿之地考过院试考中秀才可能吗”

“哎”县令徐从听了师爷的话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叹了口气又坐了下来。

这中南县什么都好,就是读书人不争气。

但也不能全怪中南县的读书人。

中南县属应天府管辖。考中县试,府试的童生,要考院试中秀才,就得到应天府京城中和应天府下辖的十三县以及整个京城中学子一同比拼,难度可想而知。京城中住的都是什么人,非富即贵,家里又都能请名师指导,同县里的读书人来相比天然就有优势。

但吏部考核根本就不会管这些因素,你一县之地,他只管你有考中的吗,还是没有考中的,考中的多,多加分,考中的少,少加分,你要一个也没有,那肯定就是减分项了。

所以县令徐从,本来已经知道自己再进一步无望,不是调出去偏远地区当县令,就是到附近其他县当县令,肯定都是平级调动,如果发配到偏远县,那就算是贬斥了。

但现在皇帝突然又开了恩科,那就是还有希望。

县令徐从又站起来在屋里急得团团乱转。

这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文案师爷崔号召说话了:“大人,中南县还有一名童生,或许可以考中”

“什么,谁”县令徐从迫不及待的问道。

“大人,我也是在整理县里面的学籍资料时看到,县里曾有一位最小的童生,10岁就过了县,府二试”

“是谁,我怎么不知道。”

“大人,您当然不知道,这还是大人来中南县上任之前的事,这个人10岁就过了县,府,二试,到现在已经有四年时间了。”

“4年了,都还没考中秀才?”县令问道。

“不,他不是没考中,而是他没有再参加院试了。”

“这是为何,按理来说怎么他也能在四年时间里参加两次院试,为何一次都没有参加,还是中南县最小的童生,知道出了什么事吗,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

“这小的就无从得知了,还是要去到当地问下才知”

“他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县令问道。

“他叫沈森,是下辖的龙潭村人”文案师爷崔号召答到。

县令徐从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站起身来,对着文案师爷崔号召作了一揖说道“还劳崔师爷,亲自跑一趟龙潭村,看一看这个最小的童生到底是什么情况,如若可能,明年的院试就全靠他了。”

文案师爷崔号召也赶快回礼做作了一揖说道“大人放心,大人是小人的东翁,这些都本是我的份内事,怎敢当如此大礼。”

县令徐从走过去拉着师爷崔号召的手把他扶起,说道:“这也是本官实在没办法了。如果这次这个沈森还在,你先考教下,看有多大把握,如果的确是有本事,这次无论如何要他参加明年的院试,拜托师爷了。”

“定不辱使命”师爷崔号召低头说道。

………

这一阵子在家读书练字的沈森发现自己不但有过目不忘之能,还发现自己练字的手现在非常稳。

可以说从最初的拿笔姿势练好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手现在稳的不得了,为什么他会这样觉得呢。

因为他发现最初他写字会出现粗细不一的情况,那是因为他握笔的姿势有问题。现在他写字哪怕是写一个再长的一,他都发现粗细简直一模一样。

他现在跟着印刷的论语写字,集中精神看着书本上的字去写,写出来的字简直和书本的字一模一样。

这才几天练字的功夫。

沈森也没有多想,认为是跟他过目不忘的能力有关。

下次到县城,要去买几本王羲之的字帖来练练。

家里面这几本书已经能倒背如流了,字他也觉得还行了。没事他就在那琢磨他的发财大计,火柴。

但想的和做起来毕竟还是有差距。

在这他要什么什么没有地方。他也拆家里的火折子研究了一番,里面应该是有磷粉,猛吹他就能燃烧。但要做火柴还需要更多东西,只能以后慢慢来。在手拆了家里的火折后,被他老娘一通臭骂。不好好读书,整天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这天,没事他带两个妹妹正想出去又到村里的沈微叔家里去玩。

村里的沈微会打猎,他儿子沈运跟他差不多大,也是14岁。但农闲时节也经常跟着他父亲进山。

沈森现在没事就往沈微家跑,一是现在沈微家打的猎物基本都被他包圆了,什么野鸡,野兔,穿山甲他买了回去一通蒸煮煎炸,那味道,简直绝了。

还有一个就是听沈微叔的儿子沈运讲一些山里的故事。

什么小山一样大的野猪和老虎干架,还有碗口大的蛇吞下人这么高野鹿,听的那叫一个让人神往。

两个妹妹也听得直流口水。

虽然他们还不知道也没见过什么野猪老虎的,但他哥这阵子弄的这些野味回家煮的那叫一个好吃。他们想只要是山里的,哪怕是怪兽,到他哥手里了肯定都是美味大大的有了。

他们刚走出家门,就看到远远的走来三个人,当先一人穿着一身青布澜衫的读书人打扮的衣服,四五十岁左右。后面还跟着一个老人,老人的旁边正是他们要去他家里的沈微。

当看到他们时,跟在一旁的沈微走到那个读书人打扮的人旁边说了几句什么。

接着那个读书人打扮的人就对他问道:

“你就是童生,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