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大臣的福妻又掉马啦(南城十三剑小说)免费阅读

“我们都是一个村的,自然要互相帮助,我去引开那老虎,也不是你们逼迫,诸位不必放在心上。谢礼就免了吧,今年粮食收成不好。”

沈三郎此话一出,让柳嫣急的一口气差点上不来。

既然是自愿的,那就没有赔礼一说。

如今更是直接说免了谢礼!

本以为能捞点好处,现在好了,除了名声什么都没捞到。

作为继母的柳嫣更是在乎名声,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说沈三郎什么。愣是憋了一肚子气。

众人散去,魏染搀扶沈三郎进屋。

“阿染,我刚才的表现如何?”沈三郎此时一副“快夸我”的神情。

魏染倒了一杯水喝了两口才说道:“还行。”

院试又称为童子试,考三场,沈三郎第一场县试考了三次都没有过。

因此,对于一个“还行”来说,已经是极大的夸奖了。

沈三郎笑嘻嘻地捧着几本书,“你且随意抽查,我背的可熟了。”

魏染接过书本随意翻了翻……

与此同时,回到屋内的柳嫣开始闹腾了。

抱着两个孩子,期期艾艾地哭诉。

“三郎受伤,村里赤脚大夫没辙,让去县里医馆请大夫,家里没银子,婆婆想出银子,可是公中的银子都得花在刀刃上,一大家子都要花钱,我们也不是不想给三郎请大夫。”

听到这,沈全只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儿,没有分家,当家的还是母亲。

看到他握紧的拳头,柳嫣继续哭诉。

“我这不是想办法去请高僧么,这落户的银子还是卖了五郎的书,四丫的一只手镯才凑够的。那手镯可是给四丫准备的嫁妆。现在好了,什么都没有,三郎几句话便让那些人逍遥自在……”

什么卖书卖嫁妆都是假的。

虽说没有分家,当家的还是婆婆张芸,但是柳嫣是个会吹枕边风的,也是个有心眼儿的人,把持小家也是一把好手。

成亲近十年,抠抠搜搜积攒的银子,少说也有十两银子。都藏的好好的。

沈三郎念书一般,县试都没过,供他念书就是白费。日后也未必会对她这个继母好。

再者,她的儿子五郎,与之相比,最是会念书的。经常得先生夸赞。她又不是观音菩萨,必定是要为自己一双儿女做打算的。

柳嫣偷偷地掐了一下女儿。

四妹哭着扑过去,一把抱住沈全说:“爹爹,我不要嫁妆,不要卖弟弟的书,弟弟念书那么厉害,将来定是大官人。”

这时,五郎也一脸委屈地说:“爹爹,家里没粮了,你不要怪三哥,我人小,吃的少,可以少吃点。”

每日做饭都是张芸分发粮食,两个儿媳轮流做。

两个孩子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尤其是五郎,吃不饱也耽误念书。家里也得准备粮食开小灶。

沈全是个木讷的,没有盘算。听到这些话,眼底的心疼逐渐蔓延,他抱着两个孩子,坚定地说道。

“放心,爹爹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的。我这就去找村长说道说道。”

柳嫣逃荒而来,还未曾被破身,察言观色的本事炉火纯青,两个孩子更是从小被教的油嘴滑舌。

话说回来,魏染问了几句,不管是让沈三郎答前半句,还是答后半句,他都准确无误地回答。

见此,魏染微微点头,“还不错,背的很熟了。”

沈三郎很少受到夸奖,兴奋地说道:“我还能知晓准确的位置。”

紧接着,他便把刚才魏染提问的,所在页面都一一道来,甚至是左中上这样的位置,都没有任何的偏差。

记忆如此厉害,那为何县试都考不过?

魏染这么想着,便问道:“学而不思则罔,此话何意?”

沈三郎摇头晃脑地念了一遍,而后才说道:“学习却不思考会让人变得很迷惑。”

嗯……解释的一般。

魏染继续问道:“你可知后一句?”

沈三郎又摇头晃脑地说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后一句说的是,思考不学习会变的更加迷惑。”

哪个夫子给的解释!很想一板砖拍过去!

“你说的对,也不全对。还有,背书的时候不要摇头晃脑的。”

“哦。”沈三郎愣愣地抓了抓自己的耳朵。

“你自己的理解呢?”

沈三郎很干脆地摇头。

魏染嘴角抽了一下,心说这孩子白瞎了那么好的记忆。

过目不忘又如何,不解其中之意,跟没背一样。

略微思索,也算明白症结所在。

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断句不当,会产生很多误会。

而且,夫子的教学是各有不同。只觉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却不知,注解能让学生更快的理解,更好的记住。

魏染放下书本,背着双手,俨然一副先生的模样。

“逐一翻译,说的是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

沈三郎听的很认真,魏染继续解释……

此话出自《论语》,是孔子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

一味的读书不思考,做不到活学活用,也是白搭。而只是善于思考,没有实际的学习行动,终究会因为知识积累的匮乏而止步不前。

沈三郎似懂非懂地点头,“哦,我明白了,学而不用,是浪费,用而不学便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呃……这么说也没错。就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魏染转身去收拾野鸡,暂时不想跟他继续讨论学问的事。

古代的考试,难于“广”。

不管哪一场考试,都取自四书五经。然而,四书五经中,又有诸多的典故,再引申出去,又是数不清的学问。

现代的考试,应试教育中,至少是有指定范围的。小学、初中、高中,每次的考试是有范围限制的。

知识如盖房子,一层一层往上搭建。基础好,搭建的更快。

然而,古代没有好的启蒙老师,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比如沈三郎,明明过目不忘,却因为启蒙先生的方法不合适,愣是把他的天赋当成“死记硬背”。

古代的考试除了让考生解题出自哪本书,还要写解释,结合当下写自己的理解。

这还只是基础题,就已经难住许多人。